宅舍
拼音:zhái shè
注音:ㄓㄞˊ ㄕㄜˋ

宅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宅舍zháishè

(1) 宅子;住舍

郊区的宅舍只有奶奶住
house

引证解释:

⒈ 住宅;宅子。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羣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餘。”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怜才得性命逃,速速的离宅舍。”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緇徒厉鬼,何以据人家宅舍。”
何其芳《画梦录·哀歌》:“我们已经在异乡度过了一些悠长又简单的岁月,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别的宅舍和少女的记忆了。”

⒉ 借指人的躯体。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餘杭人陆彦,夏月死,十餘日见王,云:‘命未尽,放归。’左右曰:‘宅舍亡坏不堪。’时沧州人李谈新来,其人合死。王曰:‘取谈宅舍与之。’”
清无名氏《秋灯录·王学贡》:“我阳寿未终,幸邀冥王慈命,復来人间,惜汝姊心伤失怙,悲慟而亡,今假其宅舍,以托餘年。”

  • 1、所居宅舍一区直百万,故郑子真地中起舍一区作钱,故郑子。
  • 2、赚钱入私囊,命人回河间买田地,建宅舍
  • 3、家素贫弊,宅舍未立,兒息不免粗粝,而安之若命,宁复是能忘微禄,正以复有切于此处,故无复他愿耳。
  • 4、在别院宅舍与你对话时,隐有所觉。
  • 5、而其他政府机构、重要商市、居民区,乃至宰相大臣的宅舍别馆,均在城外,主要分布于宣阳门到秦淮河长达五里的御街两旁。
  • 6、王昶的《金石萃编》卷三中,载有一个东汉后期的《郑子真宅舍残碑》,碑铭中有一个房宅的价格单子,可与汉简所载价格进行比较。

字义分解

  • 拼音zhái
  • 注音ㄓㄞ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TAB
  • 五行

(名)住所;房子:~院。

  • 拼音shě,shè
  • 注音ㄕㄜˇ,ㄕ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KF
  • 五行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