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中布
拼音: | tǒng zhōng bù |
注音: | ㄊㄨㄥˇ ㄓㄨㄥ ㄅㄨˋ |
筒中布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
引《文选·左思<蜀都赋>》“黄润比筒” 晋刘逵注:“黄润,谓筒中细布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为侍中, 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 戎虽不受,厚报其书。”
按《晋书·王戎传》作“筒中细布五十端。” 唐白居易《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卷作筒中布,舒为席上珍。”
亦省称“筒布”。 唐韩翃《送故人归蜀》诗:“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支繁。”
网络解释:
筒中布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中
- 五笔KHK
- 五行火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与筒中布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