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弓
拼音:shé gōng
注音:ㄕㄜˊ ㄍㄨㄥ

蛇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虵弓"。 2.弓名。弓形弯曲如蛇﹐故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虵弓”。弓名。弓形弯曲如蛇,故名。

南朝梁简文帝《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紫燕跃武,赤兔越空,横飞鸟箭,半转虵弓。”
唐杨炯《紫骝马》诗:“蛇弓白羽箭,鹤轡赤茸鞦。”

网络解释:

蛇弓

  • 蛇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shé gōng ,意思是弓名。弓形弯曲如蛇,故名。出自《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é,yí
    • 注音ㄕㄜˊ,ㄧ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PXN
    • 五行

    shé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1. 〔委(wěi )蛇〕见“委2”。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NGN
    • 五行

    (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

    (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

    (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

    (6)(Gō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