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铨
拼音:sān quán
注音:ㄙㄢ ㄑㄨㄢˊ

三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

引证解释:

⒈ 唐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按, 唐乾元中侍郎崔器奏改中铨为西铨。故宋王溥《唐会要·吏部尚书》以尚书铨、东铨、西铨为三铨。

《新唐书·选举志下》:“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銓,尚书、侍郎分主之。”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选人先遭涂毁文书者,令三銓止除诈伪,余復旧规。”
胡三省注:“《唐六典》:‘吏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以三銓分其选:一曰尚书銓,二曰中銓,三曰东銓。或云吏部东西銓并流外銓为三銓。’”

网络解释:

三铨

  • 三铨是唐文官选用、考绩由吏部主管,武官由兵部主管,分由二部尚书、侍郎主持。尚书一人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东铨与西铨,掌八品、九品选,合为三铨。中唐后,全由侍郎主持,尚书仅在文书上署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quán
    • 注音ㄑㄩ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WGG
    • 五行

    (1)(动)〈书〉选择。

    (2)(动)〈书〉衡量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