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纱
拼音: | sù shā |
注音: | ㄙㄨˋ ㄕㄚ |
素纱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素沙'。
白色绉纱。
白色绉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素沙”。白色绉纱。
引《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郑玄注:“素沙者,今之白縳也。”
《礼记·杂记上》:“内子以鞠衣、褒衣、素沙。”
郑玄注:“素沙,若今纱縠之帛也。”
《新唐书·车服志》:“皇后之服三:褘衣者,受册、助祭、朝会大事之服也……素纱中单、黼领、朱罗縠褾、襈。”
《明会典·冠服一·皇帝冕服》:“中单以素纱为之。”
网络解释:
素纱
字义分解
- 拼音sù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素
- 五笔GXIU
- 五行金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