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yú zhī jiàn |
注音: | 一 ㄩˊ ㄓ ㄐ一ㄢˋ |
词性: | 成语 |
一隅之见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片面的见解。
引证解释:
⒈ 片面的见解。
引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
清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摺》:“若守一隅之见,为拘挛之语,不为国家建万年久长之祚,而为满人谋一身一家之私,则亦不权轻重,不审大小之甚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启翁 !你说,这不是一隅之见么?”
国语词典:
比喻片面偏颇的见解。
网络解释:
一隅之见
- 1、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
- 2、要不是他一隅之见,人们根本就不知她的用意。
- 3、本文执一隅之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 4、傅斯年强调科学的研究,要与国际一致,不能囿于一隅之见,不能自外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大潮。
- 5、经过前期一阶段的试点作,人民监督员制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本文对这一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试从基层院试点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一隅之见。
- 6、由于以谐音双关法阐释兴义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所释例诗又不局限于风雅之诗,又关涉到汉魏古诗,笔者很难保证一隅之见没有纰漏,如有不妥当处,还请方家不吝赐教。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11
- 繁体隅
- 五笔BJMY
- 五行土
(1)(名)角落:墙~|城~|向~|一~之地|负~顽抗。
(2)(名)靠边沿的地方:海~。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一隅之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