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宪
拼音:wén xiàn
注音:ㄨㄣˊ ㄒ一ㄢˋ

文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礼法;法制。 2.指书法。

引证解释:

⒈ 礼法;法制。

《文选·张华<答何劭诗>》:“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
李周翰注:“宪,法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干以失敬罹罪。 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於文宪?’ 楨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纲目不疎。’”
唐皎然《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诗:“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

⒉ 指书法。

《晋书·索靖传》:“於是多才之英,篤艺之彦,役心精微,耽此文宪。”

网络解释:

文宪

  • 文宪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是礼法,法制,书法。也指明朝开国元勋宋濂的谥号。
  •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TFQ
    • 五行

    (1)(名)〈书〉法令:~令。

    (2)(名)宪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