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
拼音:diào yú tái
注音:ㄉ一ㄠˋ ㄩˊ ㄊㄞˊ

钓鱼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钓鱼台Diàoyú Tái

(1) 在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Diao Yu Tai

引证解释:

⒈ 水边之台。因可供人垂钓,故称。

唐沉佺期《峡山赋》:“烟锁钓鱼臺,往事空追赵子。”

⒉ 北京著名亭台苑囿之一。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钓鱼台》:“钓鱼臺在阜成门外三里许,有行宫一所,南向。每届重阳, 长安少年多於此处赛马,俗称曰望海楼。”

国语词典:

泛指水边可钓鱼的高台。

  • 1、怎么回事紫棺变小了,还在缓缓向画轴靠拢,紫棺在关仁的印象中一直都是那种任你泰山崩塌,长江断流,我自稳坐钓鱼台的角色。
  • 2、一派‘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风范。
  • 3、有一次路过钓鱼台国宾馆,发现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忍不住弯下腰来摘了些,装在书包里。
  • 4、日本狗,给我听着,钓鱼台是属于中国滴!!!
  • 5、不过柳映雪确实是毫不在乎,也没有出来澄清什么的,大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感觉。
  • 6、不像中方国度稳坐钓鱼台,最多偶尔什么某高干子弟害他老爹“下课”。

字义分解

  • 拼音diào
  • 注音ㄉㄧㄠ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YY
  • 五行

(1)(动)用钓竿捉鱼或其他水中动物。

(2)(动)比喻用手段取得(名利):沽名~誉。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GF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