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
拼音:yuè tán
注音:ㄩㄝˋ ㄊㄢˊ

月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帝王祭月之坛﹐又称夕月坛。北周始建﹐定秋分皇帝祭月于京城西门外﹐唐以后历代因之。今月坛在北京市阜城门外月坛公园。建于明嘉靖九年。

引证解释:

⒈ 帝王祭月之坛,又称夕月坛。 北周始建,定秋分皇帝祭月于京城西门外, 唐以后历代因之。今月坛在北京市阜城门外月坛公园。建于明嘉靖九年。参阅《明史·礼志三》、《清史稿·礼志二》。

宋苏轼《次韵蒋颖叔·扈从景灵宫》:“道人幽梦晓初还,已觉笙簫下月坛。”

  • 1、在南面的市郊有天坛,在市中心的被面是地坛,东面是日坛,西面是月坛。 
  • 2、此时第二任老公张明从北京福尼特月坛邮市飞回武汉,他见孙丽丽购入这么多《赈灾》版票,大吃一惊,便劝她道"。
  • 3、苏相便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明月不知何为对错,只知应当知恩图报!他有恩于我明月坛,那他的事便是我的事!
  • 4、福尼特月坛邮币卡市场因为各地邮迷的蜂拥而至,而成为邮展中的另一热点。
  • 5、以后,明、清两朝不仅沿用不废,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

字义分解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7
  • 繁体壇、罎
  • 五笔FFCY
  • 五行

(1)(名)土筑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2)(名)土台;多在上面种花:花~|草~。

(3)(名)某些会道门设立的拜神集会的组织。

(4)(名)口小腹大的陶器:酒~。

(5)(名)指文艺界或体育界:艺~|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