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株
拼音: | mǔ zhū |
注音: | ㄇㄨˇ ㄓㄨ |
词性: | 名词 |
母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母株
(1) 见“母本”。也叫“母树”
英
引证解释:
⒈ 即母本。参见“母本”。
网络解释:
母株
- 1、幼株长到母株一半大小之时就能分离开来。
- 2、不同品种间生根率存在差异,采穗母株年龄上升,生根率下降。
- 3、此外,子株地径与母株地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4、用同一株树的基部萌条扦插苗作为对照母株。
- 5、例如红树林的种子可以在脱离母株前发育成相当大体积的树苗,这使幼苗可以栽入足够远的淤泥中进行自身的巩固发展。
- 6、当母株长出幼苗的时候,如果可能,一定要剪下旁枝或侧杈,考虑把他们做增殖作为礼物植株。
字义分解
- 拼音mǔ
- 注音ㄇㄨˇ
- 笔划5
- 繁体母
- 五笔XGUI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