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带
拼音:wěi dài
注音:ㄨㄟˇ ㄉㄞˋ

苇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苇草编成的衣带。

引证解释:

⒈ 用苇草编成的衣带。

《后汉书·王符传》:“昔孝文皇帝躬衣弋綈,革舄苇带。”
唐汪遒《渔父》诗:“棹月眠流处处通,緑蓑苇带混元风。”
唐罗邺《费拾遗书堂》诗:“自怜苇带同巢许,不驾蒲轮佐禹汤。”

网络解释:

苇带

  • 苇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ěi dài ,是指用苇草编成的衣带。
  • 字义分解

    • 拼音wěi
    • 注音ㄨㄟ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FNH
    • 五行

    (名)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茎有节而中空;可用来造纸或编席子:~子。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