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井
拼音:qiū jǐng
注音:ㄑ一ㄡ ㄐ一ㄥˇ

丘井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田制单位。丘,十六井;井,九百亩。

乡村;乡邑。

空井;枯井。佛家常以喻老而不堪复用之身。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田制单位。丘,十六井;井,九百亩。

《管子·小匡》:“陵陆丘井田畴均,则民不惑。”
《北史·魏纪三》:“詔依準丘井之式,遣使与州郡宣行条制。”
《宋史·范如圭传》:“宜荆、淮旷土,画为丘井,仿古‘助’法,别为科条。”

⒉ 乡村;乡邑。

《魏书·张彝传》:“伏愿昭览,敕付有司,使魏代所採之诗,不堙於丘井,臣之愿也。”
《旧唐书·懿宗纪上》:“编甿失业,丘井无人,桑柘枌榆,鞠为茂草。”

⒊ 空井;枯井。佛家常以喻老而不堪复用之身。

《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
南朝梁沉约《千僧会愿文》:“一切如电,挥万劫於俄顷;丘井易沦,终漂沉於苦岸。”
宋苏轼《送参寥师》诗:“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国语词典:

古代划分田地的单位。一丘分为十六井,一井面积九百亩。

网络解释:

丘井

  • 丘井,读音是qiū jǐng,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枯井的意思。
  • 字义分解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GD
    • 五行

    (1)(名)小土山;土堆:荒~|沙~|坟~|~子。

    (2)(动)浮厝:先把棺材~起来。

    (3)(量)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一块叫一丘:一~田。

    (4)姓。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JK

    (1)(名)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一口~|双眼~。

    (2)(名)形状像井的:矿~|油~|盐~|竖~|探~|渗~|天~。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名)(Jǐnɡ)姓。

    (5)(形)形容整齐:~然|~~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