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城
拼音: | zēng chéng |
注音: | ㄗㄥ ㄔㄥˊ |
曾城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地名。亦泛指仙乡。
指高大的城阙。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地名。亦泛指仙乡。参见“层城”。
引《后汉书·张衡传》:“登閬风之曾城兮,搆不死而为牀。”
李贤注引《淮南子》:“崐崘山有曾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树在其西。”
今本《淮南子·墬形训》作“层城”。 《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皇帝伤璧臺之永閟,悼曾城之不践。”
金宇文虚中《白菊》诗:“月中风露秋夕好,感此仙种来曾城。”
⒉ 指高大的城阙。
引晋陶潜《游斜川》诗:“临长流,望曾城。”
唐王勃《铜雀妓》诗之二:“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
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网络解释:
曾城
字义分解
- 拼音zēng,céng
- 注音ㄗㄥ,ㄘㄥˊ
- 笔划12
- 繁体曾
- 五笔ULJF
- 五行金
zē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céng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与曾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