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言
拼音:tōng yán
注音:ㄊㄨㄥ 一ㄢˊ

通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互通言语。 2.通达的言论。 3.训诂学术语。浑言的统称。与"析言"相对。

引证解释:

⒈ 互通言语。

《汉书·郊祀志上》:“可使通言於神人。”
《水浒传》第二四回:“叔嫂通言礼禁严,手援须识是从权。”

⒉ 通达的言论。

《弘明集·正诬论》:“寻斯言,似乎幸人之灾,非通言也。”
吴恒炜《<知新报>缘起》:“子弟日见通事,闻通言,谈通议,前后左右罔非通人也。”

⒊ 训诂学术语。浑言的统称。与“析言”相对。参见“浑言”。

章炳麟《文学说例》:“夫狗有县蹏曰犬,《説文》犬未成豪曰狗,《释畜》通言则同,析言则异。”

网络解释:

通言

  • 通言,汉语词汇。
  • 拼音:tōng yán,
  • 注音ㄊㄨㄙ ㄧㄢˊ,
  • 释义:1).互通言语。(2).通达的言论。(3).训诂学术语。浑言的统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