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民政策
拼音:yú mín zhèng cè
注音:ㄩˊ ㄇ一ㄣˊ ㄓㄥˋ ㄘㄜˋ
词性: 成语

愚民政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统治者为了澈底统治人民,所实施的愚弄人民使之无知闭塞,及剥夺其批判精神的政策。

引证解释:

⒈ 统治者为便于统治人民而实行的使人民处于无知和蔽塞状态的政策。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冰心《三寄小读者》一:“﹝四人帮﹞推行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把‘文盲加流氓’式的人物,当做青少年的样板。”

国语词典:

统治者为了澈底统治人民,所实施的愚弄人民使之无知闭塞,及剥夺其批判精神的政策。

词语翻译

德语
Obskurantismus (S, Philos)​

网络解释:

愚民政策

  • 对于愚民政策,一直以来有两个学术上的常见解释:(1)有意封闭知识——与传播知识悖逆,如某个政体不将信息为公众所知;即为故意阻扰事情的明朗化进程或不将事件全部信息公之于众。(2)故作隐晦——某种故作含糊,模糊不清的创作风格(体现在某些文学艺术作品中)。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MHN
    • 五行

    (1)(形)愚笨;傻:~人|~陋|~懦|~顽|~妄|~不可及|大智若~。

    (2)(动)愚弄:为人所~|~民政策。

    (3)(代)用于自称的谦词:~兄|~见|~以为不可。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HTY
    • 五行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

    • 拼音
    • 注音ㄘㄜ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GMI
    • 五行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