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甸子
拼音:cǎo diàn zi
注音:ㄘㄠˇ ㄉ一ㄢˋ ㄗˇ

草甸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甸子cǎodiànzi

(1) 〈方〉野草丛生的洼地

grassplot;grassy marshland

引证解释:

⒈ 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一群群牛马,从屯子里出来,往草甸子走去。”
自注:“草甸子,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国语词典:

草地。

如:「他平日最爱躺在草甸子上,一边沉思,一边享受阳光。」

网络解释:

草甸子

  • 草甸子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前中国东北大平原对未开发的荒地,草场的统称,主要用于当时生产队放牧和村民自用的柴草。 近年由于农业机器化的普及,绝大部分草甸子已经被开发,在东北大平原已经很难看到以前草甸子的优美风景。
    • 1、在河北五岳寨,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只有在草原上才能领略到的草甸,平坦的草甸子可以让人瞬间放掉烦恼,一心一意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 2、村民的形容是,东明村已经被厂从四面八方“围堵”,原本牧草肥美的草甸子如今成了矿区。
    • 3、周围没有几户人家,到处是荒草甸子
    • 4、明故宫飞机场是民国时候修建的,解放后没几年就废弃不用了,荒芜的机场成了一眼看不到头的绿油油的大“草甸子”,里面长满了肥硕的“母鸡头”。
    • 5、张同军的老伴儿封福传,还记得初来北大荒的时候,看到的是满眼的草甸子,“脚踩在上面忽悠忽悠的”。
    • 6、河水呈黄绿色,河里有大砖头和破木板,还有草甸子和各种垃圾,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字义分解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

    • 拼音diàn,tián,shèng
    • 注音ㄉㄧㄢˋ,ㄊㄧㄢˊ,ㄕ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LD

    diàn

    1.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2. 田野的出产物:“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3. 治理。

    tián

    1. 古同“畋”,打猎。

    shèng

    1. 古同“乘”,古代划分田、里的名称。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