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椒
拼音: | shǔ jiāo |
注音: | ㄕㄨˇ ㄐ一ㄠ |
蜀椒的意思
词语解释:
落叶灌木﹐产于蜀中﹐又称巴椒﹑川椒。果实光黑﹐肉厚皮皱﹐腹里白﹐气味辛辣﹐可作香料。
引证解释:
⒈ 落叶灌木,产于蜀中,又称巴椒、川椒。果实光黑,肉厚皮皱,腹里白,气味辛辣,可作香料。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蜀椒》:“蜀椒肉厚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人。”
国语词典:
花椒的别名。参见「花椒」条。
网络解释:
蜀椒
字义分解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蜀
- 五笔LQJU
(1)(名)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名)四川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