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母
拼音: | sì mǔ |
注音: | ㄙˋ ㄇㄨˇ |
嗣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出继的儿子称所继嗣一方的母亲。
引证解释:
⒈ 出继的儿子称所继嗣一方的母亲。
引《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这三公子承嗣三房,本生这房虽已娶妻,尚未得子,那两房兼祧嗣母,商议各娶一妻,异居分爨,三公子恐娶来未必皆贤,故此因循不决。”
《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俚説先到屋里同俚嗣母商量。”
网络解释:
嗣母
- 1、恰在此时,袁世凯的嗣母听说亲爱的嗣儿在外面惹了事,吓得旧病复发,发函催其速回。
- 2、说这三公子承嗣三房,本生这房虽已娶妻,尚未得子,那两房兼祧嗣母,商议各娶一妻,异居分爨,三公子恐娶来未必皆贤,故此因循不决。
- 3、“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
- 4、正是在这最初的劳动实践中,他悟出了嗣母所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伟大。
- 5、邵洵美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祖父和祖父均任清朝高官,其生母为盛宣怀之女。
- 6、这位嗣母和丈夫的表妹交情极,情谊深不愿分离,常同居。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