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掠
拼音:piāo lüè
注音:ㄆ一ㄠ ㄌㄩㄝˋ

剽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剽掠piāolüè

(1) 抢劫掠夺;击杀

敌兵剽掠各大城乡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杜牧《阿房宫赋》
loo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剽黥”。

⒉ 击杀。

《文选·左思<吴都赋>》:“刦剞熊羆之室,剽掠虎豹之落。”
李周翰注:“刦剞、剽掠,发掘伤击之也。”

⒊ 抢劫掠夺。

《北齐书·高季式传》:“山东旧贼刘盘陀、史明曜等攻劫道路,剽掠村邑。”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中都、平州及饥荒地并经契丹剽剠有质妻卖子者,官为收赎。”
郭沫若《<孔雀胆>的故事》:“明二粮乏,颇事剽掠。”

⒋ 抄袭窃取。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支甲》谓或疑所载颇有与昔人传记相似处,殆好事者饰説剽掠,借为谈助。”
明宋濂《<剡源集>序》:“又稍上之,剽掠前脩语録,佐以方言,累十百而弗休。”

国语词典:

抢劫掠夺。

网络解释:

剽掠

  • 剽掠,汉语词汇。
  • 拼音:piāo lüè
  • 指抢劫掠夺;亦指抄袭窃取。
  • 语出《文选·左思》:“刦剞熊罴之室,剽掠虎豹之落。”
    • 1、埃斯特打算剽掠三天,再用一天时间溜走。
    • 2、日军进占王京后,毁李氏王朝的宗庙社稷,掘坟墓,杀人放火,剽掠府库,无所不为。
    •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 4、今置之河曲,此属桀黠,实难制御,往往不受军州约束,兴兵剽掠;闻其逃者已多与虏声问往来,通传委屈。
    • 5、陛下所忧虑的是京师遭到剽掠,粮食不足,国用缺乏。
    • 6、贼军剽掠已久,军资器械样样胜过我军,又刚刚攻下长安,士气高涨——而我军呢?神策糜烂,天子西幸。

    字义分解

    • 拼音piāo
    • 注音ㄆㄧㄠ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FIJ
    • 五行

    (1)(动)抢劫;掠夺:~掠|~窃。

    (2)(形)动作敏捷:~悍。

    • 拼音lüè
    • 注音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yiy
    • 五行

    (1)(动)〈方〉顺手拿;抄:~起一根棍子就打。

    (2)(动)掠夺(多指财物):抢~|~取|奸淫掳~。

    (3)(动)轻轻擦过或带过:凉风~面|燕子~过水面|嘴角上~过一丝微笑。

    (4)(动)用棍子或鞭子打: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