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子
拼音:táng láng zǐ
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ㄗˇ

螳螂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鲚鱼子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鲚鱼子的别名。

明陶宗仪《辍耕录·食品有名》:“若鱭鱼子名螳螂子,及松江之上海,杭州之海寧,人皆喜食蟚蜞螯,名曰鸚哥嘴,以有极红者似之故也,二物象形而云。”

网络解释:

螳螂子

  • 出《幼科金针》。又名妨乳、颊脂垫。小儿生后一月左右,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剖视之颇似螳螂子,故名。小儿患此,吮乳困难,甚至啼哭不能出声,日久则面呈黄色,以鼻准部为显。宜暂停吮乳6-8小时,将乳汁挤出,用滴管或小汤匙喂儿,即可自愈。如硬块不易消退,可用冰硼散涂齿龈,每日二三次,切忌割治。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JIPF
    • 五行

    (名)〔螳螂〕昆虫;简称螳。有的地区叫刀螂。

    • 拼音láng
    • 注音ㄌㄤ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JYVB
    • 五行

    见〔螳螂〕(tánɡ lánɡ)、〔蜣螂〕(qiānɡ lánɡ)、〔蟑螂〕(zhānɡ lánɡ)。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