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嚷儿
拼音:mài rǎng ér
注音:ㄇㄞˋ ㄖㄤˇ ㄦˊ

卖嚷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言。故意提高嗓门说话,话中含指责之意,但不具体指明对象。

引证解释:

⒈ 方言。故意提高嗓门说话,话中含指责之意,但不具体指明对象。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急得个张姑娘没法儿,只好卖嚷儿了。他便望空説道:‘啊,我们到底该叩谢叩谢这位恩深义重的姐姐才是。’”

网络解释:

卖嚷儿

  • 卖嚷儿,是汉语词汇,拼音是mài rǎng ér,方言。故意提高嗓门说话,话中含指责之意,但不具体指明对象。
  • 字义分解

    • 拼音mài
    • 注音ㄇ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NUD
    • 五行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 拼音rǎng,rāng
    • 注音ㄖㄤˇ,ㄖㄤ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KYKE
    • 五行

    rǎng

    1. 喊叫:叫嚷。大叫大嚷。

    2. 吵闹:大吵大嚷。

    rāng

    1. 〔嚷嚷〕a.叫嚷;吵闹,如“别人在午休,别大声嚷嚷。”b.声张,传扬,如“这事儿别嚷嚷出去让人知道”。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