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丘
拼音:yuán qiū
注音:ㄩㄢˊ ㄑ一ㄡ

圆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祭天的圆形高坛。
古代传说中的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天的圆形高坛。参见“圜丘”。

《三辅黄图·圆丘》:“昆明故渠南,有汉故圆丘。今按,高二丈,周回百二十步。”
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若夫圆丘方泽,所以饗天神地祇;复庙重櫩,所以序文昭武穆。”
宋曾巩《西京郊配》:“太祖开宝元年幸河南,定圆丘之位,以四月郊祀上帝。”

⒉ 古代传说中的山。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圆丘有奇草, 钟山出灵液。”
李善注引《外国图》:“圆丘有不死树,食之乃寿。”
吕向注:“圆丘,山名。奇草,芝草。”

  • 1、其后诸儒定礼,圆丘改以冬至云。 
  • 2、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且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
  • 3、对着一个点喷漆,直到形成一个圆丘
  • 4、原来银色圆丘所在的地方成了一个黑暗的扭曲金属弹坑。
  • 5、小道越过一处傍树的大圆丘,然后沿着一条大路向前延伸。
  • 6、波浪式的侵蚀将以前的矮圆丘夷成平地。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LKMI
  • 五行

(1)(名)圆周所包围的一面。

(2)(名)圆周。

(3)(动)使圆满;使周全:~场|自~其说。

(4)(Yuán)姓。

(5)(形)圆满;周全: 这话说得不~。

(6)(名)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也作元。

(7)(名)圆形的货币;也作元:银~|铜~。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GD
  • 五行

(1)(名)小土山;土堆:荒~|沙~|坟~|~子。

(2)(动)浮厝:先把棺材~起来。

(3)(量)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一块叫一丘:一~田。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