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
拼音:dú pò
注音:ㄉㄨˊ ㄆㄛˋ

读破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读破dúpò

(1) 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时,按通常读法以外的读法去读,叫做读破,如“爱好”的“好”不读 hǎo而读 hào

pronounce variedly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读破”指读书读得多,并读通了。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日本人对于中国的文言文是比较容易领会的,因为他们积了一千年的经验,有他们的一套办法,读破我们的文言文。”
李光《集诗述感》诗:“读破《孙》《吴》不一试,至今头白走江湖。”

⒉ 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表示词义的转变。通常是声调的改变。如“长幼”的“长”不读cháng而读zhǎng,“喜好”的“好”不读hǎo而读hào。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六:“这是她的观察力的锐敏的地方,我隐隐地佩服她,她好像读破了我的心。”

国语词典:

破字。注释经书的人破经中所用的假借字而读以本字。

网络解释:

读破

  • 读破,汉语词汇,古汉语中把通过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方法,叫做“破读”。
    • 1、这段提纲挈领的文字,数百年来竟无人读破,都误把“传经”。
    • 2、靠着高中三年读破万卷小说的经历以及多年以来对人生的思考。
    • 3、这样读书,即使闭门读十年,读破五本书,也没什么用。
    • 4、你如果做到,撕破脸皮,读破嘴皮,让人笑破肚皮恭喜你,你成功了!
    • 5、交一个读破万卷书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端人。
    • 6、读破残卷,心也茫然;写尽铅华,拨君一顾。

    字义分解

    • 拼音dú,dòu
    • 注音ㄉㄨˊ,ㄉㄡ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FND
    • 五行

    1.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2. 看书,阅览:阅读。速读。默读。读者。

    3. 求学:走读。

    4. 字的念法:读音。读破。

    dòu

    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

    • 拼音
    • 注音ㄆㄛ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HCY
    • 五行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