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
拼音:xiè lù
注音:ㄒ一ㄝˋ ㄌㄨˋ

薤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乐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 2.薤叶上的露水。

引证解释:

⒈ 乐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 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至孝武时, 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宋叶适《张提举挽词》诗:“长年惯唱渔家曲,难听兹晨《薤露》声。”
明吾丘瑞《运甓记·翦逆闻丧》:“歌《薤露》把泉臺卜葬。”
柳亚子《题云间张瑞芝女士传》诗:“九峰三泖魂归未?怕听人间《薤露》歌。”

⒉ 薤叶上的露水。

唐裴铏《传奇·封陟》:“逝波难驻,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
明唐顺之《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酸风夜鸣,薤露竞落,其窃告人生之脆者歟。”

国语词典:

古乐曲名。

网络解释:

薤露

  • 薤露:无名氏诗作
  • 薤露:曹操诗作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è
    • 注音ㄒㄧㄝ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AGQG
    • 五行

    (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开紫色小花。鳞茎和嫩叶可以吃。

    • 拼音lòu,lù
    • 注音ㄌㄡˋ,ㄌㄨˋ
    • 笔划21
    • 繁体
    • 五笔F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