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
拼音: | jī lǚ |
注音: | ㄐ一 ㄌㄩˇ |
羁旅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羇旅”。
寄居异乡。
指客居异乡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羇旅”。
⒉ 寄居异乡。
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预注:“羇,寄;旅,客也。”
《史记·陈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唐韩愈《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羇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
宋陆游《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⒊ 指客居异乡的人。
引《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郑玄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羈旅。”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机以羇旅事颖,一旦顿居诸将之右, 王粹等心皆不服。”
清龚自珍《台城路·同人皆诇知余近事》词:“吴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羈旅。”
国语词典:
寄居他乡。唐.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聊斋志异.卷一.娇娜》:「羁旅之人,谁作曹丘者?」也作「羇旅」。
网络解释:
羁旅
- 1、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
- 2、流落异国近二十年的孤军羁旅,漂泊他国有家而不能回的寂寞游子,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终于再见当年记载自己全部光荣和骄傲的旗帜,一瞬间二十年滔滔岁月流水而过,恍惚间皎皎少年还是昨日,再回首旧人不在,两鬓已霜。天下归元。
- 3、或借酒浇愁,轻歌曼舞,醉生梦死,或寄情山水,羁旅天涯,佳章纷沓。
- 4、身为羁旅之臣,陛下不降罪便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能承受得其陛下如此重的厚礼接待,实在令微臣诚惶诚恐。
- 5、两本靡靡之音,词意萎靡,闺房淫亵,羁旅狎妓,沽名钓誉,才情不高,意趣不高,纯任天籁,专主情致,浮夸少实,皮厚中虚,读不得,读不得!
- 6、但这次不一样,实实在在的泥土香味从远处飘过来,让这个羁旅的女子,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