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
拼音: | yàn shān |
注音: | 一ㄢˋ ㄕㄢ |
砚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引证解释:
⒈ 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元揭傒斯有《砚山》诗。
引宋贾似道《悦生随抄》:“江南李氏后主尝买一砚山,径长纔踰尺,前耸三十六峯,皆大犹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及江南国破,砚山因流转数十人,为米老元章得。”
网络解释:
砚山
- 1、在掌握纵坑切梢小蠹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基本符合砚山县实际的治理模式及相应的配套治理技术。
- 2、这山,千年前有个很出名的名字,叫做砚山,传说这里是通往洪荒儒家圣地文策台的必经之路。
- 3、洪阳,你不是应该在方寸山的么,怎么跑到那大砚山去了?
- 4、御兽之人的手段,摆明了是要螳螂捕蝉,将刘青言、周砚山、洪自流和陆霏霏四人围杀在洞内。
- 5、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回乡新建茅屋数间,并以两湖总督毕沅所赠铁砚而名新居,故得名“铁砚山房”。
- 6、却说襄阳城东南三十里处,有一山,名鹿门山,此山濒临汉江,与那破破虏将军葬身的砚山隔江相望。
字义分解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硯
- 五笔DMQN
- 五行土
(1)(名)砚台:笔~|端~。
(2)(名)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兄|~友。
与砚山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