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盖
拼音: | yù gài |
注音: | ㄩˋ ㄍㄞˋ |
御盖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黄罗伞盖。帝王仪仗之一。
引证解释:
⒈ 黄罗伞盖。帝王仪仗之一。
引《后汉书·祭遵传》:“时遵有疾,詔赐董茵,覆以御盖。復令进屯陇下。”
南朝梁刘孝威《半渡溪》诗:“入营陈御盖,还家乘紫车。皇恩知已重,丹心恨不紓。”
清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御盖:皇上御殿,设绣盖;巡幸卤簿,设黄罗销金九龙三檐曲柄伞盖。”
网络解释:
御盖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禦
- 五笔TRHB
- 五行木
(1)(动)驾御车马;赶车。
(2)(动)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
(3)(名)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赐~|~前。
(4)(动)抵挡:防~|~寒|~敌。
- 拼音gài,gě,hé
- 注音ㄍㄞˋ,ㄍㄜˇ,ㄏㄜˊ
- 笔划11
- 繁体蓋
- 五笔UGLF
gài
1.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
2. 伞:雨盖。
3.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
4. 压倒,超过:盖世无双。
5.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
6. 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
7. 造(房子):盖楼。翻盖。
8. 文言虚词(①发语词,如“盖闻”;②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③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
gě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姓。
hé1.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