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īn kē yù lǜ |
注音: | ㄐ一ㄣ ㄎㄜ ㄩˋ ㄌㄩˋ |
词性: | 成语 |
金科玉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金科玉律
(1) 不可改变的神圣法令、条款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引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清周圻《与济叔论印章书》:“惟以秦汉为师,非以秦汉为金科玉律也。”
秦牧《艺海拾贝·广州城徽》:“我想不客气说一句,那些以为五只羊必须一般大小的人的观点,不过是把那些啤酒、火柴、电池的商标广告的艺术奉为金科玉律罢了。”
国语词典:
形容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歧路灯.第一○三回》:「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或是古人这句话是有所为而言的,后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岂不是误尽了天下女子吗?」也作「金科玉条」、「玉律金科」。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金科玉律 (成语)
- 1、清朝的法典可谓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 ()
- 2、饭后一只果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医学家却提出了异议。
- 3、他总是把经理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丝毫不敢有所违背。
- 4、这条准则在过去是金科玉律,现在却不适用了。
- 5、他所说的话,句句都是金科玉律,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 6、真实性是社会媒体的金科玉律。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金
- 五笔QQQQ
- 五行金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kē
- 注音ㄎㄜ
- 笔划9
- 繁体科
- 五笔TUFH
- 五行木
(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
(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
(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
(4)(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
(5)(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5
- 繁体玉
- 五笔GYI
- 五行木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