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庙
拼音: | yuán miào |
注音: | ㄩㄢˊ ㄇ一ㄠˋ |
原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
引证解释:
⒈ 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
引《史记·高祖本纪》:“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
裴骃集解:“谓‘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庙,今又再立,故谓之原庙。”
唐唐彦谦《长陵》诗:“丰上旧居无故里, 沛中原庙对荒丘。”
宋程大昌《考古编·庙在郡国亦名原庙》:“﹝汉惠帝﹞乃詔有司立原庙,原庙之名始此。原者,如原蚕之原,既有大庙,又有此庙,是取‘重’、‘再’为义也。”
清吴伟业《钟山》诗:“金棺移塔思原庙,玉匣藏衣记奉常。”
国语词典:
正庙已成立之后,再立的庙称为「原庙」。
网络解释:
原庙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原
- 五笔DRII
- 五行木
(1)(形)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形)原来;本来:~地|~作者。
(3)(形)没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动)原谅:情有可~。
(6)(名)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