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公
拼音:hēi tóu gōng
注音:ㄏㄟ ㄊㄡˊ ㄍㄨㄥ

黑头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少年而居高位者。

指毛笔。

引证解释:

⒈ 指少年而居高位者。

《晋书·王珣传》:“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 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 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唐韩翃《送李中丞赴商州》诗:“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清吴伟业《寿总宪龚公芝麓》诗:“谈笑阮生青眼客,文章王掾黑头公。”

⒉ 指毛笔。

宋黄庭坚《戏咏猩猩毛笔》:“束缚归来儻无辱,逢时犹作黑头公。”
清赵翼《分校杂咏·蓝笔》:“欣赏情同青眼客,别载权亚黑头公。”
清高鹗《笔》诗:“少年濡染处,争説黑头公。”

国语词典:

人在壮年而位列三公。

网络解释:

黑头公

  • 黑头公:词汇
  • 黑头公:鸟类
  • 黑头公 (词汇)

  • 解释:少年而居高位者。指一个人极其地年少有为。
  • 字义分解

    • 拼音hēi
    • 注音ㄏㄟ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LFOU

    (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

    (4)(形)坏;狠毒:~心。

    (5)(形)象征反动:~帮。

    (6)(形)(Hēi)姓。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