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
拼音:rú xué
注音:ㄖㄨˊ ㄒㄩㄝˊ
词性: 名词

儒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儒家的思想教义。
2.称旧时府厅州县的教官为「儒学」。
3.指儒家学者。

引证解释:

⒈ 儒家学说;儒家经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老子者絀儒学,儒学亦絀老子。”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父頡,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唐韩愈《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皇考讳郇,以儒学进,官至侍御史。”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自太宗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

⒉ 元、明、清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

《元史·选举志一》:“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
明汤显祖《牡丹亭·腐叹》:“自家南家府儒学生员陈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报贵府老爷杨讳允,钦选应天淮安府沭阳县儒学正堂。”

⒊ 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国语词典:

儒家的思想教义。

如:「中国向来以儒学为宗。」

  • 1、一位古代的儒学哲人曾讲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再想想,这也算是我对你儒学功底的一个考核,悟透了这一层,对你修炼此功有莫大的处。
  • 3、其次,请看《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老友”。
  • 4、明代是潮州儒学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朱子学与阳明学在潮州交替兴落。
  • 5、一关于儒学何以会被汉代统治者接受而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学者们虽多有论及,亦多近理,但似乎尚未揭橥根本原由。
  • 6、王韬是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一,他既通晓儒学,又深悉西学。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ㄖㄨ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WFDJ
  • 五行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