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式
拼音:diǎn shì
注音:ㄉ一ㄢˇ ㄕˋ

典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典范﹐法式。 2.典礼﹐仪式。

引证解释:

⒈ 典范,法式。

汉王符《潜夫论·三式》:“孝文皇帝始封外祖,因为典式,行之至今。”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宣宗皇帝英明俭德,器识高远,比在藩邸,常为诸王典式。”
明李东阳《三锡堂记》:“顾非文学之中选,才行之应格,阶资之合典式,则不得与。”

⒉ 典礼,仪式。

《后汉书·应劭传》:“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若问以坟索之微言……军国社稷之典式,古今因革之异同,则怳悸自失。”

网络解释:

典式

  • 【拼音】:diǎn shì
  • 【注音】:ㄉㄧㄢˇ ㄕㄧˋ
  • 字义分解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AWU

    (1)(名)典范性书籍。

    (2)(名)标准;法则:~范。

    (3)(名)典故:用~。

    (4)(名)典礼:盛~。

    (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AD
    • 五行

    (1)(名)样式:新~|西~。

    (2)(名)格式:程~|法~。

    (3)(名)仪式;典礼:开幕~|毕业~。

    (4)(名)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方程~。

    (5)(名)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方式。如叙述式、命令式、条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