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经
拼音:nì jīng
注音:ㄋ一ˋ ㄐ一ㄥ

逆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月经前或月经期伴有鼻衄﹑咳血或呕血现象。也称倒经。

引证解释:

⒈ 指月经前或月经期伴有鼻衄、咳血或呕血现象。也称倒经。

网络解释:

逆经

  • 逆经,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亦名经从上逆、经从口鼻出、经行吐衄、倒经等。是指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
    • 1、当天逆经过半个多小时放置了以后,一股无形的波动笼罩了整个大帐,将整个大帐都给包裹了起来,保护着大帐。
    • 2、青冥诀上记载,第一阶段的修炼名为倒脉,顾名思义就是逆经改脉,反其道而行之,这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 3、从刚才到现在,你可是一直在说花姐姐和猴爷他们的不是,但不知,你肯教我逆经倒穴之术,所图何事!
    • 4、这下到是让林峰呆住了,这少女的话听起来虽然很是逆经叛道,但绝不否认,她的性格很合自己的口味。
    • 5、最后,东方未晞修五元易变逆经转脉大移穴法。 
    • 6、邪灵通幽!倒行逆施!弹指枯荣!鬼魅无常!逆经断脉!一针见血!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BTP
    • 五行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