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拼音:fù kān
注音:ㄈㄨˋ ㄎㄢ
词性: 名词

副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副刊fùkān

(1) 刊登文学、艺术、理论等文章的专刊或报纸固定版面,定期出版

supplement

引证解释:

⒈ 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版或专栏。

朱自清《回来杂记》:“现在北平几家大型报都有几种副刊,中型报也有人在拉办副刊的。”
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二:“现在北京有人要出副刊,问我们要稿。”

国语词典:

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的版面。

词语翻译

英语
supplement
德语
Ergänzungsteil (S)​
法语
supplément

网络解释:

副刊

  • 副刊,是指报纸上以刊登新闻类体裁作品为主的专版,通常定期出版并有固定刊名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在政治方向、读者对象、风格上保持一致。副刊的特点是:(1)在任务上,侧重于从思想方面对读者进行教育和引导,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2)在内容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三者兼顾,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选材的角度往往注重侧面(3)在体裁上,主要采用非新闻类的杂文、散文、诗歌、绘画等。一般有综合性副刊,专题性副刊和专业性副刊三类。综合性副刊反映社会面较广,内容多样,以刊登杂文、散文、诗歌、小说、绘画等文艺作品为主,是报纸副刊的传统样式。专题性副刊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一般也具有文艺色彩,如国际副刊、家庭副刊、科普副刊等。
    • 1、我先是为研究巴金和撰写《萧乾传》而去采访卞先生的,后来,编辑“五色土”副刊时,又请他新开“居京琐记”专栏写稿。
    • 2、报纸副刊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3、新华网副刊频道除传播文化界的最新动态资讯外,主要设置了“文学区”和“品读区”两大版块。
    • 4、专副刊部记者呛口小红娘服务单身,红线搭桥。
    • 5、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
    • 6、”介绍完征文活动情况后,厦门日报专副刊中心主任郭宝林说“作为厦门媒体人,对嘉庚先生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嘉庚精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ㄆ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KLJ

    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其实难~。

    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剖开,裂开:“不坼不~”。

    • 拼音kān
    • 注音ㄎㄢ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JH
    • 五行

    (1)(动)古时指书版雕刻;现在也指排印出版:~版|~刻。

    (2)(名)定期或不定期发行的杂志;也指在报纸上定期出的有专门内容的一版:周~|月~|副~。

    (3)(动)消除;修改:~误|~谬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