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屈
拼音:zhì qū
注音:ㄓˋ ㄑㄨ

滞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贤人沉抑,不得升进。

引证解释:

⒈ 谓贤人沉抑,不得升进。

《太平御览》卷二六五引晋傅畅《自序》:“余以少年復为此任,故至於上品,以宿年为先,是以乡里素滞屈者,渐得叙也。”
《南史·王繢传》:“卿方当富贵,必不容久滞屈。”

网络解释:

滞屈

  • 滞屈,是汉语词汇,
  • 拼音:zhì qū
  • 解释为贤人沉抑,不得升进。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GKH
    • 五行

    (动)停滞;不流畅:~碍|~洪|~货|~留|~泥|~涩。

    • 拼音
    • 注音ㄑㄩ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BMK
    • 五行

    1.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