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兴
拼音: | bīn xīng |
注音: | ㄅ一ㄣ ㄒ一ㄥ |
宾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宾兴'。
周代举贤之法。谓乡大夫自乡小学荐举贤能而宾礼之,以升入国学。
科举时代,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亦指乡试。
周代举贤之法。谓乡大夫自乡小学荐举贤能而宾礼之,以升入国学。
科举时代,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亦指乡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賔兴”。
⒉ 周代举贤之法。谓乡大夫自乡小学荐举贤能而宾礼之,以升入国学。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郑玄注:“兴,犹举也。民三事教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宾客之。既则献其书於王矣。”
⒊ 科举时代,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亦指乡试。
引元许谦《送尉彦明赴开化教谕序》:“诵《诗》《书》六艺之文,以广见闻;孝弟忠信之实,以敦德行。故賔兴以示劝,简絀以致罚。”
清戴名世《张验封传》:“康熙己卯、壬午、乙酉,当宾兴之期,公皆为分校,所得士最盛。”
严复《救亡决论》:“以为通天地人之谓儒。经朝廷之宾兴,蒙皇上之亲策,是朝廷固命我为儒也。”
国语词典:
周代从乡小学选出贤能的人,以上宾之礼升于国学。
网络解释:
宾兴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