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í tǐ zhǔ yì |
注音: | ㄐ一ˊ ㄊ一ˇ ㄓㄨˇ 一ˋ |
集体主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集体主义
(1) 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
引证解释:
⒈ 以人民群众整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内容之一。同“个人主义”相对。
引王镇《枪》第二幕:“咱们就应该向人家学习,学习这种集体主义精神。”
网络解释:
集体主义
- 1、集体主义应服从爱国主义。
-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
- 3、我们要有集体主义思想。
- 4、同样的逻辑,延伸到叙事内部,便是英雄故事与集体主义精神、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图景与个人在历史中的位置的议题,也是难题。
- 5、如何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时候让革命军人自觉坚守集体主义,如何在金钱至上的氛围下让广大官兵甘守清贫,是强军兴军必须思考的问题。
- 6、在一个以集体主义者为荣的社会里,食草男和鱼干女是行迹可疑的孤独者。
字义分解
- 拼音jí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2
- 繁体集
- 五笔WYSU
- 五行木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 拼音zhǔ
- 注音ㄓㄨˇ
- 笔划5
- 繁体主
- 五笔YGD
- 五行金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与集体主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