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
拼音:tài shǒu
注音:ㄊㄞˋ ㄕㄡˇ

太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太守tàishǒu

(1)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prefect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置郡守, 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 宋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清时专指知府。

国语词典:

职官名。一郡之长,宋以后改郡为府,故知府亦别称为「太守」。

词语翻译

英语
governor of a province
德语
Anwalt (S)​, Gouverneur (S)​, Präfekt (S)​, Vizekönig (S)​

网络解释:

太守

  •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袭不变。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 1、不可,不可,王太守忧国爱民,管理会稽正乃民心所愿,严某只愿为辅,实不敢无端据之。
    • 2、答武陵太守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 3、该院将“一钱太守”、“二不尚书”等清官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镌刻在“清官墙”上,让干警们不忘职责操守。
    • 4、任博士,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波阳侯,后又迁升汝南太守
    • 5、这是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越剧电视剧《一钱太守》的拍摄现场。
    • 6、广陵太守陈登心中烦懑,面赤不能饮食,求陀医治。

    字义分解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DYI
    • 五行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FU
    • 五行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