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áng guān |
注音: | 一ㄤˊ ㄍㄨㄢ |
阳关的意思
词语解释:
2.汉时设置于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一百三十里的关隘。
引证解释:
⒈ 古邑名。 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偏东而南约六十里。
引《左传·襄公十七年》:“高厚围臧紇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
⒉ 古聚落名。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将数千兵,徼之於阳关。”
李贤注:“聚名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潁水东南流,逕阳关聚,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
⒊ 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称。
引《汉书·地理志下》:“敦煌郡 …… 龙勒。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
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郭小川《西出阳关》诗:“阳关好像有意不开门。”
⒋ 古关名。常用以泛指远方。
引元顾瑛《发阊门》诗:“閶门西去是阳关,迭迭秋风迭迭山。”
⒌ 古关名。 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 三国蜀刘备又置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东逕阳关巴子梁,江之两岸,犹有梁处, 巴之三关,斯为一也。
引延熙中, 蜀车骑将军邓芝为江州都督,治此。”
⒍ 古曲《阳关三迭》的省称。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
引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诗:“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宋柳永《少年游》词:“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上兰橈。”
清姚鼐《送演纶归里》诗:“金尊斟緑醅,为唱古《阳关》”
郁达夫《奉赠》诗之一:“解识将离无限恨,《阳关》只唱第三声。”
国语词典:
地名。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网络解释:
阳关 (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地名)
- 1、当你行走在阳关大道时,切勿忘记道路上还有泥泞。
- 2、前进的道路上,并不全是阳关大道,有时也有困难和失败。
- 3、有阳关大道不走,你为什么专拣那些险峻的小路走呢?
- 4、应怜沙际雁,亦解向阳关。
- 5、出国留学对于李杰来说可是阳关大道。
- 6、亿万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阳关大道。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陽
- 五笔BJG
- 五行土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6
- 繁体關
- 五笔UDU
- 五行木
(1)(动)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窗户|把抽屉~上。
(2)(动)放在里面不放出来:鸟儿~在笼子里。
(3)(动)(企业等)倒闭;歇业:解放前有一年;镇上~了好几家店铺。
(4)(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口|~东|山海~|嘉峪~|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去。
(5)“关上”的简称。参看〖关口〗。
(6)(名)货物出口和入口收税的地方:海~|~税。
(7)(名)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只要突破这一~;就好办了。
(8)(名)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机~|~节|~键。
(9)(名)牵连;关系:这些见解至~重要|人民来信交给有~部门去处理。
(10)(动)发放或领取(工资):~饷。
(11)(Guā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