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胎
拼音: | mǔ tāi |
注音: | ㄇㄨˇ ㄊㄞ |
母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母腹内的胎胞。
比喻事物的原本。
比喻事物的原本。
引证解释:
⒈ 母腹内的胎胞。
引叶圣陶《一生》:“伊自出母胎,生长到会说话会行动的时候,就帮着父母拾些稻稿,挑些野菜。”
⒉ 比喻事物的原本。
引鲁迅《书信集·致李桦》:“木刻的美,半在纸质和印法,这是一种,是母胎。由此制成锌版,或者简直直接镀铜,用于多数印刷,这又是一种,是苗裔。”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两种传说﹞内容和用意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必然有关联,谁先谁后不得而知,或许也可能是同出于另外一个母胎。”
网络解释:
母胎
字义分解
- 拼音mǔ
- 注音ㄇㄨˇ
- 笔划5
- 繁体母
- 五笔XGUI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