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刻
拼音:quē kè
注音:ㄑㄩㄝ ㄎㄜˋ

缺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叶子边缘上的凹陷。

引证解释:

⒈ 指叶子边缘上的凹陷。

叶圣陶《友谊》:“我爱这种枫叶,你看,叶脉和缘的缺刻,还有那叶柄儿,没有一个地方不见精细的功夫。”

国语词典:

物体边缘的齿状凹陷。

如:「蕨类植物的叶缘呈缺刻状。」

网络解释:

缺刻

  • 缺刻,指叶片边缘凹凸不齐。也可用于形容花瓣,翅膀或龟壳等部位上的残缺。
    • 1、苞片约与花瓣等长,菱形或楔形,缺刻状齿。
    • 2、一侧小叶的形状有全缘、缺刻、圆钝、缺刻尖锐、边缘波典,边缘翻卷之别。牡丹老枝干,虬曲苍劲。
    • 3、棉铃虫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孔洞或缺刻,有时咬断心叶,造成枯心;为害果穗时常把花丝吃光,并咬食幼嫩籽粒,除造成直接产量损失外,还可加重穗腐病发生。
    • 4、一年生长枝叶片的叶宽、叶长、叶面积、叶柄长、叶基角均随叶序的增加逐渐减小,叶形指数和有缺刻叶的比例则增加。
    • 5、桃红色,蔷薇型。花茎较短,花朵侧开。叶柄青绿色,叶小尖,缺刻深。株型半开张。
    • 6、无齿、缺刻或裂片,如某些叶的边缘。

    字义分解

    • 拼音quē
    • 注音ㄑㄩㄝ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MNW
    • 五行

    (1)(动)缺乏;短少:~人|~肥|~水。

    (2)(动)残破;残缺:这本书~了两页。

    (3)(动)该到而未到:~勤|~席。

    (4)(动)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肥~。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TJ
    • 五行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