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文学
拼音: | xián liáng wén xué |
注音: | ㄒ一ㄢˊ ㄌ一ㄤˊ ㄨㄣˊ ㄒㄩㄝˊ |
贤良文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武帝时,简称贤良或文学。
引证解释:
⒈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武帝时,简称贤良或文学。参见“贤良”、“贤良方正”。
引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惟始元六年,有詔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
《汉书·食货志下》:“昭帝即位六年,詔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
网络解释:
贤良文学
字义分解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7
- 繁体良
- 五笔YVEI
- 五行火
(1)(形)好:优~|~好|善~|~药苦口|~策|~辰。
(2)(名)善良的人:除暴安~。
(3)(副)很:~久|获益~多|用心~苦。
(4)(Liánɡ)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贤良文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