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顿
拼音:bù dùn
注音:ㄅㄨˋ ㄉㄨㄣˋ

不顿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损坏。

谓依然锐利。顿,通“钝 ”。

引证解释:

⒈ 不损坏。

《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
杜预注:“顿,坏也。”

⒉ 谓依然锐利。顿,通“钝”。

汉贾谊《治安策》:“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理解也。”

网络解释:

不顿

  • bù dùn
  • 1.不损坏。
  • 2.谓依然锐利。顿,通"钝"。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BNM
    • 五行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