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领
拼音:gāng lǐng
注音:ㄍㄤ ㄌ一ㄥˇ
词性: 名词

纲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纲领gānglǐng

(1) 正式表述出来、严格信奉和坚持的原则、条例、意见和教训的条文或概要

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 link;guiding principle

引证解释:

⒈ 网纲裘领。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操纲领以整毛目,握道数以御众才。”
《南齐书·高逸传·顾欢》:“臣闻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

⒉ 总纲要领。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子本嗣,歷位郡守、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羣下自尽。”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撮举同异,而纲领之要可明矣。”
《晋书·应詹传》:“顷大事之后,遐邇皆想宏略,而寂然未副,宜早振纲领,肃起羣望。”
清钱谦益《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国家设按察之官,谓之外臺,所以廉察所部而提振纲领也。”

⒊ 政党、政府等根据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任务而规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详细的党纲应该有两部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国语词典:

总纲要领。

如:「建国纲领」。

网络解释:

纲领

  • 纲领。 指正式表述出来、严格信奉和坚持的原则、条例、意见和教训的条文或概要。
  • 纲领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大将总其纲领,达到以简驭繁的成效。 
    • 2、后来,还是陈水扁将“国统纲领”、“国统会”废除,做到李登辉任内不敢做的事。
    • 3、按照杨秀峰的说法,这个纲领在当时的意义是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便充分有效地进行抗日斗争。
    • 4、这是指导联合国今后作和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文件。
    • 5、“‘梢节领劲,两头卷屈’,这是练太极拳的总纲领……”张志俊边运功边传授,看似柔弱无比的一个推手动作,把学徒推得连连后退,几欲倒地。
    • 6、将来胜利之日,我们可能活着,可能已死去,但我们的纲领是永存的,它将使全人类获得解放。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g
    • 注音ㄍㄤ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MQY
    • 五行

    (1)(名)提网的总绳(多用于比喻):~目|提~挈领|~举目张。

    (2)(名)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多指文件或言论):~领|大~|提~。

    (3)(名)生物学中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纲;如苔藓植物门分为苔纲和藓纲;脊椎动物亚门分为鱼、鸟、哺乳等纲。纲以下为目。

    (4)(名)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盐~|花石~。

    • 拼音lǐng
    • 注音ㄌㄧㄥ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YCM

    (1)(名)颈;脖子:~巾|引~而望|首~。

    (2)(名)(~子、~儿)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翻~儿。

    (3)(名)(~儿)领口:圆~儿|尖~儿。

    (4)(名)大纲;要点:提纲挈~|不得要~。

    (5)(量)1.〈书〉长袍或上衣一件叫一领。2.席一张叫一领。

    (6)(动)带;引

    (7)(动)领有;领有的:占~|~土|~海|~空。

    (8)(动)领取:招~|~工资|~材料。

    (9)(动)接受:~教|~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