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之务
拼音:bù jí zhī wù
注音:ㄅㄨˋ ㄐ一ˊ ㄓ ㄨˋ
词性: 成语

不急之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无关紧要的事情;不急于做的事情。

引证解释:

⒈ 无关紧要的事情;不急于做的事情。

《北齐书·幼主纪》:“又好不急之务,曾一夜索蝎,及旦得三升。”
唐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献帝十六》:“﹝刘表﹞不能兴勤王问罪之师,徒立学校、修礼乐,为不急之务,则又非可以责表也。”
茅盾《多角关系》二:“算了,你这什么诊费,到底是不急之务。”

国语词典:

形容不重要的事,不须急著去做。

网络解释:

不急之务

  • 不急之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jí zhī wù,指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急之务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现在作这样紧张,那些不急之务可以暂时不去管它。
    • 2、先干现在要干的事,那些不急之务缓一下也行。
    • 3、这几件不急之务,你可以先放一放。
    • 4、二年正月壬午,以关内旱,求直谏,停不急之务,宽系囚,祠名山大川,葬暴骸。 ()
    • 5、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概废弃。
    • 6、但是许多城市经济并不景气,却多营不急之务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VNU
    • 五行

    (1)(形)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

    (2)(动)使着急:火车快开了;他还不来;实在~人。

    (3)(形)容易发怒;急躁:~性子|没说上三句话他就~了。

    (4)(形)很快而且猛烈;急促:~雨|~转弯|水流很~|炮声甚~|话说得很~。

    (5)(形)急迫;紧急:~事|~件。

    (6)(名)紧急严重的事情:告~|救~|当务之~。

    (7)(动)对大家的事或别人的困难;赶快帮助:~公好义|~人之难(nàn)。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TLB
    • 五行

    (1)(名)事情:公~|处~。

    (2)(动)从事;致力:~农|~商。

    (3)(名)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在只用于地名;如曹家务(在河北省);商务(在河南省)。

    (4)(副)务必:~须。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