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
拼音:táng sān zàng
注音:ㄊㄤˊ ㄙㄢ ㄗㄤˋ

唐三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玄奘法师的俗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称为三藏法师。

引证解释:

⒈ 唐代玄奘法师的俗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称为三藏法师。

国语词典:

中国古代小说中对唐代高僧玄奘的别称。

词语翻译

英语
Tripitaka (602-664)​ Tang dynasty Buddhist monk and translator, who traveled to India 629-645, same as
法语
Xuanzang
  • 1、一个女人愿用“王权富贵”来对抗他的“戒律清规”,无奈自己的“爱欲恣恣”遇到唐三藏的“流水无情”,也只“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了。
  • 2、话说唐三藏咬钉嚼铁,以死命留得一个不坏之身,感两位老妈妈救出琵琶洞。 
  • 3、三年后,唐三藏去西天取经路过这里,大徒弟孙悟空降伏了他,做了唐三藏的徒弟,保护唐三藏到西天取经。
  • 4、你保你的唐三藏,我回我的高老庄。
  • 5、唐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 6、想当年法显和唐三藏都曾历经艰险,九死一生地前去天竺取经。

字义分解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VHK
  • 五行

(1)(形)(言谈)虚夸:~大无验。

(2)(形)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

(3)(名)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

(4)(名)唐朝。

(5)(名)后唐。

(6)(名)姓。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DNT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zàng

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