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星
拼音: | bàn xīng |
注音: | ㄅㄢˋ ㄒ一ㄥ |
半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中星。 2.半点儿。表示数量极少。
引证解释:
⒈ 中星。即中星。’ 王念孙云:‘半星者,中星也……中星居天之半,故曰半星。’”
引《管子·宙合》:“岁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各有其司。”
郭沫若等集校:“孙星衍云:‘“半星”
⒉ 半点儿。表示数量极少。
引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到如今玉肌骨减了九停,粉香消没了半星。”
《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説起来,合老计的梦半星儿不差。”
国语词典:
半点儿。比喻极少。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你空长堂堂七尺躯,胸中志气半星无。」也作「半米儿」。
网络解释:
半星
字义分解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5
- 繁体半
- 五笔UFK
- 五行水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