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姻
拼音: | wài yīn |
注音: | ㄨㄞˋ 一ㄣ |
外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引证解释:
⒈ 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参见“外亲”。
引《左传·隐公元年》:“士踰月,外姻至。”
杜预注:“姻,犹亲也。”
《后汉书·皇后纪序》:“妖倖毁政之符,外姻乱邦之迹,前史载之详矣。”
南朝宋鲍照《松柏篇》诗:“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臺。”
唐元稹《告赠皇考皇妣文》:“依倚舅族,分张外姻,奉祀免丧,礼无遗者。”
宋陆游《祭王侍御令人文》:“惟是孤生,实忝外姻。”
网络解释:
外姻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与外姻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