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销
拼音:zòu xiāo
注音:ㄗㄡˋ ㄒ一ㄠ

奏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清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叫奏销。 2.指上报户部注销欠缴的钱粮。

引证解释:

⒈ 清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叫奏销。

《清文献通考·田赋二》:“﹝康熙﹞十八年,令州县日收钱粮流水簿,於岁底同奏销文册,齎司磨对。”

⒉ 指上报户部注销欠缴的钱粮。

吴晗《灯下集·明代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第四是免粮,家道寒苦,无力完粮的,可由地方官奏销豁免。”

网络解释:

奏销

  • 奏销,读音zòu xiāo,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清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上报户部注销欠缴的钱粮。
  • 字义分解

    • 拼音zòu
    • 注音ㄗㄡ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GD
    • 五行

    (1)(名)演奏:合~|~鸣曲|~国歌。

    (2)(名)发生;取得:~效|大~奇功。

    (3)(名)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本|~功|~疏|~闻|~议|~折。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IEG
    • 五行

    (1)(动)熔化金属:~金。

    (2)(动)除去;解除:撤~|~假。

    (3)(动)销售:畅~|脱~。

    (4)(动)消费:花~。

    (5)(名)销子。

    (6)(动)插上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