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酒
拼音:zì jiǔ
注音:ㄗˋ ㄐ一ㄡˇ

渍酒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汉徐穉常于家预先炙鸡一只,并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遇有丧事,则径携墓前,以水渍绵使有酒气,祭毕即去,不见丧主。见《后汉书.徐稚传》及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渍酒"为朋友间吊丧墓祭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 东汉徐穉常于家预先炙鸡一只,并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遇有丧事,则径携墓前,以水渍绵使有酒气,祭毕即去,不见丧主。见《后汉书·徐穉传》及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渍酒”为朋友间吊丧墓祭的典故。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
清钱谦益《画士张季挽词》诗:“一棺寂寂掩柴菅,零落贫交渍酒还。”
清吴伟业《送沉友圣汉川哭友》诗之三:“论文青眼客,渍酒白衣人。”

网络解释:

渍酒

  • 根据《后汉书·徐稚转》中的记载,徐稚使用一只鸡,丝绵一两渍酒中,晒干之后裹在了鸡上。后遭朋友之丧,就携带至墓前致祭。用水渍丝绵裹鸡,使酒味散出。比喻旧日朋友吊丧墓祭。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GMY
    • 五行

    (1)(动)泡浸;沤;沾

    (2)(名)地面的积水。

    (3)(动)油泥等积在上面难以除去:~油|~血|水~。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SGG
    • 五行

    (1)(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

    (2)(名)(Jiǔ)姓。